
开盘通知
已有1862人订阅该楼盘
明天开始就要大降温啦
在这寒冷的季节里
来双凤吃一碗羊肉面吧!
双凤羊肉面到底有什么烹制秘诀,
为何能独树一帜并久负盛名呢,
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。
01
精到的食材和独特的烹制方法
据清《双凤里志》载,双凤养羊、食羊的习俗源远流长,历代文人在诗文中多有记载,如清康熙年间进士唐孙华的“牛羊卧上垄,鹳雀早辞林”,明弘治双凤籍进士周墨的“秋风乍过西林寺,已闻深巷羊肉香”等诗句。
重烹肉
双凤羊肉,以红烧为主,酥而不烂、浓而不膻、香而不臊、肥而不腻。店家讲究选购体大皮薄肉嫩的“太仓山羊”,肥瘦适中,使食材天生少了一分膻气。宰杀后的山羊,需反复洗净多次,然后锅底放去壳新稻草,以防焦锅,再在锅的四周满塞白萝卜,以除膻味。zui后将肉分档下锅,肉质较老的置下层,肉质嫩者置上层,然后再加佐料,文火焖煮。
精制面
双凤羊肉面的“面”以手工制作,俗称“跳面”,制面师傅将毛竹面杖一端系于腰间,一端反复挑压面粉团,从而加工成筋道、滑爽、细柔的生面,其特点是面条细、柔、滑、韧,入水便熟,久煮不烂,口感极好。
一碗红、白、绿相间的双凤羊肉面,用强烈的色彩对比,勾起了人们的食欲。
寒冬,捧着一碗滚烫滚烫的双凤羊肉面,嗤溜溜吃完,顿感热气冒顶,寒气尽散,怎叫一个“爽”字了得。
除了羊肉面,“羊光汤”也是一绝!太仓人俗称的“羊光汤”就是羊杂汤,羊肚、羊肝、羊血、羊肺、羊心,放入小火锅里,点上小火一边吃一边咕嘟咕嘟煮着,吃的时候往汤里撒一些胡椒粉,酣畅淋漓,让人直冒汗!
02
代代相传的百年老店和不断创新的全羊盛宴
2013年出版的《双凤镇志》记载“由于羊肉味道鲜美,深得食客青睐,从而激发了商家烹制羊肉食品的经商意识”。相传一百多年前,有个姓孟的师傅在双凤古镇西市梢开了一个面馆,因其重烹肉、善熬汤、精制面,远近闻名。另有祖居双凤镇中市桥东的俞家,其先辈俞长盛于清朝光绪年间,利用沿街门面房开店设坊,从事担卖或摊卖熟羊肉的经营,时人称其为“俞长盛羊作坊”,当年收购活羊用的一杆老秤一直传承至今。
正在烹制羊肉面的店家
新中国成立后,双凤羊肉饮食一直沿续。特别是改革开放后,俞长盛、老中和、益民、孟家等一批老字号面馆老店新开,持续发力,不仅店铺遍布双凤本镇,还将分店开到昆山、嘉定、宝山以及上海市区等地。《新华日报》《解放日报》等媒体纷纷专访报道,酥而不烂、浓而不膻、香而不臊、肥而不腻的双凤羊肉面一时名声大噪。
21世纪初,双凤羊肉馆商家们将羊的耳、目、脑、舌、脚以及肝、腰、肚、心、血、鞭等通过红烧、清炖、冷盆、热汤的形式,制成了符合现代人口味全羊宴。全羊宴席由18道主菜构成,辅以本地农家菜,形式多样,味道独特,如羊肝作冷盘清爽又明目,大只的羊蹄久炖后醇黏酥软好入口,一经推出就受到了食客的追捧。
双凤全羊宴
03
品牌的锻造和美食节的助推
2007年10月,双凤镇 “一品羊肉美食街”建成,东西长800多米,入口处建有巍峨壮观的“一品”街坊牌楼。街道两边的匾额、宫灯均仿明清样式,为一批老字号羊肉馆提供了环境优美的经营场所。羊肉餐饮的规模化集聚化效应也在美食街得到了淋漓的彰显。
自2007年起每年一届的“双凤羊肉美食文化旅游节”也为双凤羊肉餐饮的品牌锻造起到了强力推动作用。2007年10月25日,由太仓市人民政府主办、双凤镇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羊肉美食节开幕,这是一次以双凤福地文化为依托,以打造古镇美食文化为品牌的大型文化节庆活动。商务部、省市有关部门、中国龙狮协会等单位均参加了活动。2008年第二届羊肉美食节上,双凤镇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“中国羊肉美食之乡”。第三届羊肉美食节上,俞长盛、老中和、永字等5家羊肉面馆被授予“江苏餐饮特色名店”称号,双凤镇被评为“苏州美食文化旅游名镇”。2017年第十届羊肉美食文化旅游节上,双凤镇被授予“中国商旅文产业发展示范镇”。
第一届羊肉美食节
第五届羊肉美食节
第十二届羊肉美食节
第十三届羊肉美食节
冬日,邀上朋友来太仓双凤吃一碗肉酥汤鲜的羊肉面吧,再品一下浓淡适口的全羊宴,那萦绕在舌尖的不仅仅是黏香醇厚的美好味道,还有江南小镇的绵长和温暖。
部分来源|方志江苏
审核|沈洁、张祎
发布|段玉洁
来源:福地双凤
姓名: | 手机号: *必填 | 来自: |
姓名: | |
手机: |
免费看房电话:15365322628 0512-53995672
全部评论
回复(0)